迎着7月的骄阳,成渝调研队由茅台镇再度启程。今天,我们探访了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贵州国台酒业酒厂,在亲身参与中体悟匠心精神;随后来到红花岗区遵义会议遗址,聆听故事,学习前辈精神。
上午9时,我们来到茅台镇国台酒厂,讲解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国台酒业的成立初心与发展历程。我们了解到,国台酒厂在坚守传统酿造“壹贰玖捌柒”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智能酿造,科学推动厂区规划,采用创新发展方式,承担起中国白酒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
随后,我们来到国台酒厂的传统酿造车间。与想象中的机械化车间不同,酒厂车间依然保留着人工操作,讲解老师带领我们依此走过白酒酿造全过程,亲眼见识到一颗粮食是如何变成宴席上的美酒。白酒酿造过程有一定的温度要求,酿造工人们的额头挂满了汗水,而专注的神色却丝毫未受影响。
最后,我们参观了酒厂的自动化酿造车间与智能酒库。与传统车间中随处可见的酒厂工人相比,自动化车间中更多的是自主运行的酿酒机器,而酒厂工人仅需进行仪器仪表的监控与转运、勾兑等现阶段机器难以实现的流程。讲解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国台酒厂自动化智能机器的亮点与创新点,我们认识到,成为真正的传承者,不能仅仅固守传统,能要学会推陈出新,推动传统产业满足当代需求。
下午,成渝调研队抵达遵义会议会址,重温先辈们的精神。讲解老师为我们讲述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在遵义会议前前后后的故事,阐述遵义会议对于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bob·体育综合(中国)平台- 登录入口,以及早期的思想与其对于建设的伟大意义。聆听故事,我们感悟到先辈们探索途中的不易,认识到作为中国青年的责任。
鲁芳琪:从参观国台酒的酿造过程到深入遵义会议的会址,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我国从近代到现代的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通过调研,让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艰辛与不易,他们四渡赤水,他们浴血奋战,方换来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方创造出当今的智能化时代,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定当努力奋进,不负众望。
王子怡:今天我们参观了国台酒厂,一个历经十余年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大型酱香白酒企业。首先通过一些视频和讲解了解到了国台酒厂的发展,然后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先参观了传统工艺酿酒车间,观察到工作人员在高温的车间进行下曲、发酵、蒸馏、装瓶等过程,了解到他们工作的不容易。而后又参观了无人智能酿造车间,体悟到了科技的力量,这些技术设备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两者产生对比,使我们深刻感悟到了科技带给企业的诸多优势。
接着我们又前往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作为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值得我们去深入。全程在讲解员姐姐的悉心讲解下,我们走进遵义会议,了解了遵义会议具体内容;走进四渡赤水,体会到了党的机智决策;走进飞夺泸定桥,感受到了党人的坚毅顽强……通过这次红色探索,我们再次震撼于党人能够及时调整战略,能够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能够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感悟科技力量,追寻红色会址。认识到遵义市是一个先进的城市,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是一个集文化与科技于一体的城市。
杨立兆:在国台公司中,我们参观了国台的生产间。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产业投资极例放在了研发技术上,无论是半自动化生产间还是全自动化储酒间,这其中的技术和专利都是需要许多资金投入的。这让我们看到科技的价值,在这个时代,硬实力、科技的力量是一个优秀企业不可或缺的。我们也应重视知识的力量,将知识技术学好,未来才能创造更多价值。
林嘉岩: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国台酒厂,这个当地数一数二的酒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厅内有一道门上刻着“通”这个字,这是国台酒业董事长对中国白酒文化创造性的概括。酒通自然,酒通政和,酒通友情,酒通身心,“通”字也体现在了国台酒厂的生产环节中。一个企业要发展,企业文化很关键,对所在产业的理解亦很关键。国台酒业抓住了中国白酒的内涵,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白酒做出了贡献,助推了自身的发展。
国台酒厂的另一特点是智能化的生产过程,我们对比了传统手工和智能化的制曲、酿酒车间,感受到了科技力量。智能化车间对温度、时间的把控非常精准,批量化生产对质量的把控确实更为严苛。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兼具效率和品质,才能发展地更好。
下午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了解先烈长征的故事。长征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道路更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讲解员的介绍来看,整个长征的过程,党内的组织路线出现了几次偏差,而中国党凭何取得最终的胜利?一是群众路线。党要求所有能写字的同志每天要写一句宣传标语,很有效地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第二是机智的领导核心和英勇奉献的全体红军,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四渡赤水,这二者结合才使得红军跳出了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我们青年参访红色圣地,是为了学习先烈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坚守住初心和理想,更好地投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