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不良商家为了保证“卖相”,会在跑酒的老酒身上做够文章。盖顶、盖侧面或者瓶底处“打孔”,灌入新酒,最起码重量得以保证。
某些七八十年代的老酒,因为时间太长,原本的封膜会变得异常脆弱甚至脱落,白酒的品相和收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商家为了实现高价销售,就会重新再封上一层新膜,这便是后封膜。所以,当一瓶老酒的封膜异常光鲜平滑,甚至反光,很有可能是后贴的。
一瓶七八十年代的稀缺老酒,放到现在价值不菲,然而,一瓶七八十年代无标的老酒在市场上却不被买账。
正是在这个时代,我们见证了老酒收藏从生到兴的过程。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商人迈入白酒行业,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暴利”。
纵观全球,福布斯排行榜上没有一个富豪是以白酒发家的,因为真正热爱的白酒事业的从不以利益买卖人格,就算是名气不大,仍然坚守内心的一方净土。这样的酿酒人,我们称之为“匠人”。下面这2家酒厂,就是如此。
酿酒师曾传政,将生态、环境、工艺、文化构成一瓶“品质好酒”的核心,在他看来,传递酿造一瓶好酒的匠心,是消费者对“一瓶好酒”的期待,乃是茅台前厂长李兴发的。
入口品尝,酒液像是自带一股力量,紧紧地在口中团和、凝练bobty,下喉没有丝毫辣感,反而散发出阵阵酒香,甚至打个饱嗝,粮食的糟香味都能重返口腔,不禁赞叹:“好酒!”
在上世纪90年代,辉煌一时,去江苏喝什么,非双沟大曲莫属。30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再提起双沟,又有多少人认识。
值得敬佩的一点是,在与洋河合并后,因为宣传错位,名气骤如雨下,即使现在只在当地市县少有名气,却依然没有降低酒质。